药品和保健品傻傻分不清,部分保健品甚至会打着治疗疾病的幌子夸大功效吸引大众眼球,危害使用者的健康。
那么药品和保健品到底是什么?又应该如何区分和选择合适自己的呢?中心于6月8日下午,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的郭伟民主管药师,与各位老友记分享药品与保健品的知识,本次活动共有112位参加者。
![]() |
活动过程中,郭药师透过不同类型的药品和保健品图片,带领大家透过包装上的标志、适应症状、人群等内容学习识别药品和保健品,另外也透过一些例子,教导长者认识患有同样疾病,如高血压,糖尿病等,在使用药品和保健品对其的功效,以促进长者明白到,药品是具有预防、治疗和诊断疾病的,而保健品只有改善亚健康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功能,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。
此次讲座,旨在让参加者学会识别药品与保健品的异同,提升辨识的能力,倡导健康生活理念,让长者不要误信保健品,要注意适度锻炼,饮食清淡,遇到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就医。
以下是本次讲座的精选内容,有需要的老友记快来重温重点内容吧!
1、药品的类型:
![]() |
2、区分保健品和药品的方法:
①药品要认准国药准字号
![]() |
②保健品要认准蓝帽子,并具有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的提醒标语。
![]() |
![]() |
③可以网上药品或保健品的信息。
登录CFDA(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)网站:http://app1.sfda.gov.cn/datasearch/face3/dir.html ,输入产品的名称和批准文号,即可查询。
温馨提示:
一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疗疾病。
《食品安全法》明令禁止保健品有宣传疾病预防,治疗功能,各位消费者不要听信商家或者广告宣称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宣传,药品是有经过严格的人体临床测试才上市,而保健品则无需经过临床测试,污染物及细菌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。
二、不要参加免费旅游、健康讲座等保健品食品营销活动。
“健康讲座”、“免费义诊”、“免费旅游”、“专家教授”、“亲身体验产品”等形式,都是夸大产品的功效,误导消费者高价购买保健品,请大家要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。